首页 >> 研究报告

科技产业监测(2021年第8期)【轨道交通产业专刊(二)】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 www.hninfo.org.cn     时间:2022月04月18日   [字体: ]


目录
 

【监测综述】

【科技战略】

波兰PESA宣布2025+战略——高铁与氢能源列车

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立项筹建

【技术前沿】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出世界首台时速600km/h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

SWR公司与朴茨茅斯大学开发减少铁路延误的算法

斯塔德勒开发“数字孪生”技术,使火车更加可靠

【行业监测】

全球首个智慧型城市交通学院落户成都东部新区

9家公司共同成立广州大湾区轨交产业投资集团

【企业动态】

阿尔斯通在波兰推出第一辆氢燃料电池客运列车——Coradia iLint

首列中国标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铁列车下线


技术前沿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出世界首台时速600km/h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

2021年1月,采用西南交通大学原创技术的世界首条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在四川成都正式启用,标志着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研究从无到有的突破,具备了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样车验证段建设项目位于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验证段全长165米,建设占地约1250平方米。

高温超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项目的建成是推动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列车技术走向工程化的重要实施步骤,可实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样车的悬浮、导向、牵引、制动等基本功能,以及整个系统工程的联调联试,满足后期研究试验,可验证高温超导磁浮列车高速化及长期运行可靠性,对于技术转化、工程示范、学科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该技术拟首先在大气环境下实现工程化,预期运行速度目标值大于600km/h,可望创造在大气环境下陆地交通的速度新纪录。下一步计划结合未来真空管道技术,开发填补陆地交通和航空交通速度空白的综合交通系统,将为远期向1000km/h以上速度值的突破奠定基础,有望引发轨道交通发展的颠覆性变革。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的高温超导磁浮列车有以下优越性:一是节能,悬浮和导向不需要主动控制、不需要车载电源,系统相对简单。悬浮和导向只需用廉价的液氮(77K)冷却,空气中78%是氮气。二是环保,高温超导磁悬浮能静止悬浮,完全无噪音;永磁轨道产生的是静磁场,乘客接触的地方磁场为零,无电磁污染。三是高速,悬浮高度(10~30mm)可根据需要设计,可用于从静止至低、中、高速和超高速运行。与其它磁悬浮技术比较,更适合真空管道交通运输(大于1000km/h)。四是安全,垂直方向无需控制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运行安全,自稳定的导向系统在水平方向也可以保证运行安全。五是舒适,高温超导体的特殊的“钉扎力”保持车体上下左右稳定,是任何交通工具都难以达到的平稳性。六是运行成本低,与德国的常导磁悬浮车和日本用液氦的低温超导磁悬浮车比较,具有系统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和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信息来源:RT《轨道交通》杂志)

SWR公司与朴茨茅斯大学开发减少铁路延误的算法

2021年8月,首个自动检测铁路延误的算法已经研发出来,该智能工具由朴茨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第一地铁西南铁路(SWR)通过由Innovate UK资助的为期两年的知识转移合作伙伴关系(KTP)共同开发。

每天有超过1700列的列车在SWR的英格兰南部铁路网上运行,铁路管制员难以及时发现列车的延误。这个项目中高校科研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延误点,确定哪些列车会受到影响,并选择适当的应急计划使服务重回正轨,然后采用机器学习技术设计,可显着缩短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时间。

自动检测延误预示了铁路行业的未来,该项目在实现机器学习所代表的减轻铁路延误方面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该智能工具目前正在SWR控制中心(列车控制中心)内使用。

(信息来源:全球铁路评论网)

斯塔德勒开发“数字孪生”技术,使火车更加可靠

2021年5月,德国联邦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和列车制造商Stadler正在开发首个完整列车的虚拟图像,这是铁路运营数字化的一个里程碑。它实时处理来自真实车辆的数据,以防止列车信号中断或故障。

双方代表已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对德国联邦铁路公司来说,列车的虚拟图像——所谓的“数字孪生”是提高车辆可靠性和铁路承载能力的关键。在“数字孪生”的帮助下,可以预先预防出现问题,必要时可以提前送火车去维修。这将使铁路运输更准时、更有吸引力,支持向气候友好型的交通转变。

斯塔德勒(Stadler)的429.1系列是第一辆拥有数字孪生的火车。德国联邦铁路在莱茵兰-普法尔茨、黑森、巴登-W部分地区和萨尔州运营着28列这种多单元列车。目前正在为一个样机配备记录和传送数据的技术。该系列的其他列车也将紧随其后。到2021年底,数字孪生兄弟将首次全面投入使用。

(信息来源:斯塔德勒官网)

信息来源:竞争情报研究中心